“欧美关系变化趋势研讨会”在京召开

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传统大西洋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欧美双方在经济、安全、气候变化及国际事务等诸多领域分歧明显。时逢世界秩序变更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和《欧洲研究》编辑部于2018年9月20-21日在北京蓝调庄园温泉会议中心举行“欧美关系变化趋势研讨会”。

本次会议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为9月20日上午的学术讨论,以“欧美经贸关系”为主题,由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主持。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周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吴弦研究员、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出席发言。

周琪指出,当前欧美关系有疏远的趋势,这主要是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政府的战略调整所致。但她强调这并不会改变欧美关系的实质,也不意味着欧美的疏远代表了中欧的亲近。吴弦从欧洲共同贸易政策的机制角度,对欧委会主席容克访美后双方发表的欧美自由贸易声明进行了解读。丁纯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欧美当前的经贸实况,指出欧美在货物、服务贸易以及投资上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贸易失衡是引发本轮美欧贸易争端的关键因素。陈新对欧美经济的变与不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余南平对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全球价值链变动的可能与前景作出了分析和预测。他指出,未来新一轮的全球价值链变革中将以人工智能为导向,将形成新的竞争模式。

第二单元的探讨,主题为“欧美政治关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李靖堃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编审沈雁南、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节大磊、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副教授忻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叶斌先后发言。

沈雁南指出欧美在对待一些世界性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发展道路上的差异性愈加明显,特别需要关注特朗普上台后欧美发展模式的新变化。吕祥分析了欧洲的发展现状,回顾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历史。他指出,特朗普的当选和上升代表着美国孤立主义的重现。节大磊对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美国对外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从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对外政策就出现了现实主义转向。忻华指出根据组织架构、利益认知、意识形态的倾向性将美国和欧洲的利益集团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比较了美欧利益集团的差别。叶斌对欧盟和美国的外资安全审查机制做了内外因分析。

9月20日下午开展了第三单元以“欧美外交”为主题的学术讨论,由《欧洲研究》编辑部主任宋晓敏主持。现代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冯仲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员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王展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田野教授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冯仲平分别从经济、安全等角度对欧美关系的新变化及这些新变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欧美关系的变化使得中国在欧洲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上升。崔洪建从历史的视角解读了当前欧美关系的新变化。此外,他分别从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角度分析了各方的基本倾向。王展鹏从英国脱欧的角度对欧美关系的新变化作了解读,并分析了民粹主义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田野分析了民粹主义的偏好和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下的社会分化。

第四单元以“全球治理中的欧美关系”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吴弦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闫瑾分析了欧美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她认为尽管近年来欧美双边互信受损,但欧美关系不会发生实质性逆转。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赵柯认为,当前欧美关系正在经历一次权利和义务的再平衡,欧美在军事、金融、经贸等多个方面的合作机制都在逐渐加强,未来欧美关系或许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夏维勇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徐瑞珂分别就美欧日经贸关系中的冲突与协调以及英美特殊关系发言。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研究员对当天的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

第五单元为9月21日上午的学术讨论,主题为“欧美关系:防务与科技视角”,由《欧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张海洋主持。外交学院赵怀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科技政策室主任张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祁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纪周相继发言。

赵怀普指出当前美国在很多领域向欧盟施压,比如宣扬“北约过时论”,要求欧盟承担更多的义务。张敏则对美欧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她认为在美欧科技合作对我国创新型大国建设将产生何种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赵纪周、祁昊天则针对美欧防务关系新走向和美欧安全关系演变趋势进行了讨论。

 

(供稿: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张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