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恪勤:德国对北约的立场与政策

201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以及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联合举办了2019年“德国形势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从德国政治与外交形势、德国经济与投资形势以及中德与中欧关系等方面进行热烈的讨论,现将分批发布嘉宾的发言内容,敬请关注。

--------------------------------------------------------------

2019年12月3-4日,北约领导人的伦敦会议,引起外界的广泛注意,媒体更多谈分歧,这个没错,北约各国领导人之间分歧的确不小。但也应该看到,在会议期间,北约领导人除了争吵外,还有交易、协商和妥协,最后达成比较一致的立场。德国在这次领导人会议当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到德国对北约的立场。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

一、德国与北约的特殊历史关系及现任德国政府对北约的基本定位

首先谈谈历史脉络。为什么谈历史呢,因为从几十年历史脉络中可以看出德国对北约的基本立场。1955年阿登纳决定加入北约,是其西方一体化政策的重大步骤。此后,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冷战结束后,联邦德国都是北约的中坚力量。有的时候德国和北约也闹矛盾,例如施罗德就表示“北约已不是跨大西洋伙伴讨论和协调战略的主要场所”。但吵闹没有影响北约是德国安全支柱这一基本立场。

其次是对威胁的认知。北约伦敦会议上各国领导人都提两个问题,一是北约的威胁在哪里?二是北约该怎么办?其实这是个老问题了,因为北约自从冷战以后一直找不见北,究竟北约威胁在哪里是非常严肃的问题,关系到北约生存的依据和前景。我从德国政府、智库和领导人讲话中,看到他们也在试图对威胁做出解释,基本认知是: 2014年以来北约面临的威胁在增加,从外部看,东部面临俄罗斯威胁,这也是北约一直认同的主要威胁源。还有提出要应对来自南部的威胁,这种威胁类别多、范围广,从阿富汗到非洲都有,例如IS、恐怖主义,国家解体,社会、经济、生态危机,政治与军事困境,等等。从技术层面看,高超音速武器,信息战、混合战等直接揭示了北约的许多弱点。德国人还特地提到联盟内部的威胁,一是欧洲盟国的问题,而是美国带来的挑战。欧洲方面有:对威胁的认知差距,民粹主义上升,威权力量的影响,英国脱欧,等等。美国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美单边主义;美将重点转向亚太特别是中国带来的影响;美与欧洲在贸易、伊朗核政策、北溪-2、巴黎协定等方面的冲突等。

实际上,这些挑战范围还是很广,焦点依然不清楚,美国人想把中国列为威胁,盟国未必同意,默克尔直言主要威胁是恐怖主义。看来对威胁认知的争议将继续是让北约各国首脑头疼的事情。

其次谈谈德国对北约定位的认知。德国方面有几种说法,我将其称作“一点论”、“两点论”和“三点论”。“一点论”指的是将北约视为德国安全支柱,这没有变。默克尔多次指出,“北约是德国安全基本支柱”,“我们的安全基于强大而坚定的北大西洋联盟。”“两点论”是指北约具有政治和军事两大功能,政治上具有共同价值观,是自由民主国家价值观的共同体;军事上来自集体防御,为盟国提供了集体安全机制,当然这也是北约基本功能。现在我注意到又提出“三点论”,加了一条,德国国防部也好、外交部也好都有这个提法,即北约代表成员国在国际方面要加强共同行动与合作。

二、德国对北约的政策主张与举措

德国对北约的政策主张主要表述可概括为:北约是德国和欧洲防务的基石,没有北约,欧洲无法保障自身安全,美国在联盟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北约的政治和军事职能在短期和中期也没有任何组织可以替代。从长远来看,北约的存在符合德国的利益,因此德国需要防止任何削弱甚至解散北约的行为。德国外长马斯称:北约在过去70年确保了欧洲的安全,今后也要加强北约战略合作以应对新的挑战。这几句话里,把美国因素看的较重,显示出欧洲防务对美国的依赖,对北约的依赖,这对我们思考德美、欧美关系很有参考价值。

为落实北约政策,德国出台了许多具体举措:通过分工,武装部队的专业化和一体化,军备行业标准化,采购周期的统一,军事装备的联合认证以及共同能力的发展,获得来实现更大的协同作用和更大的效力;继续在威慑和集体防御领域为加强联盟作出重大贡献,包括周期性地承担起机动和快速部署部队的领导责任;对北约导弹防御提供可持续贡献;对俄罗斯采用可信的威慑和防御能力以及对话和合作的双重政策,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压力下,德国承诺增加国防开支,将从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2%增长到2024年的1.5%,在2030年代初,这一比例应该达到2%。看来德美在这个颇有争议议题上达成了妥协。

三、如何看待北约和欧洲防务自主的关系

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一直有两大支柱:欧洲一体化建设和跨大西洋联盟。在实际操作中,德国一直把欧盟建设视为最重要的外交任务,加强欧洲自主能力建设,包括防务自主能力建设是德国外交基本战略。但在处理欧洲防务建设与北约关系时,德国显得非常谨慎,基本立场有三:首先是强调欧洲安全离不开美国。前防长冯德莱恩称,美国在北约政治领导和军事行动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取代美国。其次是加强欧洲防务自主。为此,欧洲出台了《全球战略(EUGS)》,《永久结构化合作》(Permanent Structured Cooperation, PESCO),《能力发展计划》(Capability Development Plan ,CDP),《国防协调年度审查程序》(Coordinated Annual Review on Defence,GARD),欧洲国防基金(EVF),等等。第三点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关键,即欧洲防务建设应该是加强北约的欧洲支柱,而不是另起炉灶。德国外长马斯称,加强欧洲防务建设不是要取代北约,而是要加强北约的欧洲支柱,为的是从整体上加强联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让美国继续留在北约并加强它在欧洲的存在。看来,德国在欧洲防务自主能力建设方面不愿引起美国的疑虑。

四、北约视角看中国

美国在会议前对盟国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把太空、5G、中国三个议题带到北约领导人会议上,事实证明,也的确带进去了,北约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中国因素。

在德国智库SWP的分析报告中,提到中国对北约可能形成以下五个方面的挑战:中国国防力量增长和先进的武器;中国在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的活动对北约的影响;中国在欧洲活动的影响;中俄合作的影响;人权与制度竞争因素。

当然也提到中国经济力量增长的前景和对德国、欧洲以及世界的意义,中国崛起对德国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一直是德国政府争议的战略难题,以前认为是机遇大于挑战,目前的解释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美国要把中国列入议题,德国并不反对,与西方盟友共同协调立场,符合德国利益。默克尔在伦敦峰会上表示,伦敦宣言加入中国因素“是件好事”。伦敦宣言称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的表述,应该符合德国的立场。

五、德国北约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北约29个成员国均有各自的特点,以下尝试分析下德国的几个特点:

特点一,政策相对稳定,具有代表性,未来影响会扩大。前面提到,德国对北约的政策也许会有波动,但总的来看稳定性是主要的,那就是继续把北约作为最重要的安全支柱。还有,与法国比起来,德国的北约政策中规中矩,善于协调,在欧洲成员国中具有代表性,这就加强了德国对其它欧洲盟国的影响,加之英国脱欧、德国具有雄厚财力等因素,德国对北约未来发展的影响会不断加大。

特点二,慎用武力。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德国军备受到一定限制,加之避免和邻国担心,德国战后采取了贸易立国、文明力量作为立国战略,致使德国军备能力受限,和平主义情绪深厚,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德国在北约军事行动中使用武力。

特点三,德国各界对北约立场有一定温差。德国国防、情报部门与北约联系最为密切,受美国影响很大,是支持德国北约政策的核心力量。德国大西洋主义者具有相当影响力,体现为主要政党和主要媒体对北约的认同。

也有一些政治力量对北约持怀疑态度,包括左翼人士,和平主义者等等。左翼党公开要求取消北约。

民间与官方存在一定差距。在dpa的YouGov调查中,55%的受访者表示,欧洲北约国家应该在没有美国帮助的情况下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攻击,只有21%的德国人说欧洲人不应该放弃美国的军事支持。54%的受访者认为,北约应该再一次将重点放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上,而不是军事威慑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北约政策在执行中会遇到各种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美国。美国对欧、对德政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等,会从多方面挑战德国外交利益。威胁还来自成员国不同的利益纠纷。许多因素不是德国可以避开或驾驭的,这就决定了德国北约政策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下面再分析以下德国北约政策的影响。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德对北约建设的影响,如协调北约成员国各方利益,保持北约团结;节制北约过度的军备扩张和对外军事行动等。二是北约对德的反作用,如北约加强了对西方集团认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提供了西方国家协调矛盾、形成共识的平台,直接影响到德国对非西方国家的关系,正常的国家关系被罩上军事挑战的墨镜;美国对北约国家军费开支的强制性要求,对德国的直接影响就是军费、军备大幅上升,影响到德国对外战略的“文明国家”属性;许多民用或军民两用技术如网络、信息、5G等被“军事化”了,影响到德国对外政策,增加了对抗性,压缩了合作性。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