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海峡两岸欧盟研究论坛”召开

中国欧洲学会和台湾欧洲联盟中心共同举办的 “第十届海峡两岸欧盟研究论坛”于2020年10月13日召开,主题为“新冠疫情对欧洲内外部的影响”。本届论坛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台湾大学分别设立了两个主会场。

本次论坛围绕三个主要议题展开:一、新冠疫情危机下的欧盟一体化及对外关系;二、新冠疫情危机下的欧盟法;三、新冠疫情危机下的欧盟经贸与治理。来自台湾的 17位专家学者和大陆21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线上的发言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主会场的会议。

在开幕式中,台湾欧洲联盟中心主任苏宏达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欧洲学会执行秘书长陈新研究员分别致辞。苏宏达教授追忆了“海峡两岸欧盟研究学术论坛”十年的发展历程,对期间学术交流与发展、友谊的延续表示肯定,并对中国欧洲学会、大陆和台湾的出版社及所有推动这项工作的机构和个人表达了感谢。陈新研究员也回顾了“海峡两岸欧洲研究论坛”走过的十年发展道路,从最初的会议形式的学术交流到近几年共同出版学术著作,他希望这一持续十年的海峡两岸欧洲研究学术交流继续发展下去。陈新研究员还强调十年来海峡两岸欧洲研究学术交流过程中一如既往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两岸学者只谈欧洲,不讨论其他的问题。两岸学者用中文对欧洲问题畅所欲言构成了两岸学术论坛的一大特色。他希望这些共识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四川大学石坚教授主持了主旨演讲环节,主题为“新冠疫情对欧洲内外部的影响”。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卓忠宏教授发表了“新冠疫情:欧盟内部治理与对外关系的变与不变”主题发言。卓忠宏教授认为,新冠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人的思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了欧盟内部治理以及对外关系中的区域协防/区域联防的概念。在内部治理方面,《里斯本条约》168条所提到的三个概念:分权、辅助原则、帕雷多最适原则/帕雷多效率得到运用。在对外关系上,欧盟开始着重所谓价值取向而非只重利益,即强调良善治理中善治的概念,以及永续发展,并寻求价值观近似的伙伴国成立相关同盟。这将成为整个欧盟未来对外关系的重点。

南开大学佟家栋教授发表“疫情在欧盟的蔓延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新冠疫情为欧洲一体化带来新动力和新课题,以蔓延性的外部冲击打乱了欧洲的复苏过程,但将以一种传递的形式实现它的经济反弹。他指出,疫情给欧洲一体化带来三个方面新的挑战和机遇:全球价值链变成区域为主导的价值链可能造就一个新的契机;欧盟需尽快与英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欧盟要恢复和发展与已经复工复产的国家之间经济与贸易合作,比如中国、东亚、东南亚等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教授主持了第一场的学术报告环节,主题为“新冠疫情危机下的欧盟整合及对外关系”。台湾两位发言人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谭伟恩教授和政治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洪美兰教授分别以“COVID-19疫情对欧洲整合的冲击”和“新冠疫情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考验 – 以中国、欧盟和俄罗斯之互动为例”为题发言。大陆四位发言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研究员、武汉大学齐绍洲教授、同济大学郑春荣教授、外交学院外交学卓越专聘教授熊炜教授,分别以“新冠疫情下的欧洲‘大国外交’”、“疫情后欧盟绿色复苏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新冠疫情下德国在欧盟的领导角色”、“德国‘嵌入式崛起’的路径与困境”为题发言。

台湾大学公事所所长/台湾欧洲联盟中心副主任陈淳文教授主持了第二场的学术报告环节,主题为“新冠疫情危机下的欧盟法”。大陆三位发言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程卫东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金玲研究员、四川大学范继增副研究员分别以“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几个新特征”、“疫情背景下主权欧洲的发展态势”、“比例原则下欧洲防控措施”为题发言。台湾三位发言人,中研院欧美研究所邵允锺助研究员、南台科技大学国际企业系曾雅真教授、高雄大学财经法律学系谢国廉教授分别以“匈牙利的新冠疫情紧急状态授权法案:以欧洲的法治共识为讨论出发点”、“COVID-19疫情下的欧盟紧急应变机制:政治危机整合性回应(integrated political crisis response, IPCR)规范的演化暨适用”、“从欧盟法看疫情危机下的假新闻争议”为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欧洲学会执行秘书长陈新研究员主持了第三场的学术报告环节,主题为“新冠疫情危机下的欧盟经贸与治理”。台湾两位发言人,中原大学国际经营与贸易学系吴又茗助理教授和中研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洪德钦研究员分别以“风险下的欧盟对华贸易 - 面对中美科技战与英国硬脱欧的风险”和“欧洲央行针对新冠疫情之因应措施”为题发言。大陆三位发言人,华东理工大学杨逢珉教授、复旦大学丁纯教授、河北大学成新轩教授分别以“新冠疫情对大陆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新冠疫情下的欧盟”、“德国短时工作计划对就业的影响”为题发言。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登及教授主持了圆桌论坛暨闭幕式。大陆三位发言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宋新宁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徐明棋研究员分别以“新冠疫情下的中国欧盟关系”、“欧洲对华政策发生了什麽变化”、“疫情冲击对中欧合作带来的挑战与合作机遇”为题发言。台湾欧洲联盟中心副主任张台麟教授发表题为 “欧洲对华政策的变化:以马克龙执政下的法中关系为例”的发言。

复旦大学戴炳然教授、台湾大学政治学莫内讲座教授/台湾欧洲联盟中心主任苏宏达教授、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研究员对当天的学术会议进行了总结。戴炳然教授认为,疫情影响是叠加影响,更重要的影响是中美关系变化,这种的影响更为深刻;对欧洲和世界局势要有一个长期的观点,不能局限于几十年的情况。从长期发展看,现在欧洲发展和中欧关系中不乐观的情况可能是正常而不是反常的。

苏宏达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会议主题的四点看法:一是整个疫情的过程,新冠债券谈判和财政谈判,越来越看到德法的强势领导,这是英国脱欧后的新现象。二是从英国脱欧谈判到现在,整个欧洲的决策,越来越取决于国家领导人加上精英,市民社会的力量在退缩,不管是工商界,市民团体的力量还是舆论,包括疫情的抗击等等过程中,看到的是市民社会角色的弱化。三是欧洲的一体化是一种不情愿但又无法不在一起的一体化。四是欧盟不管对内对外,依然是价值观强烈主导,但本身规范性也在动摇。

周弘研究员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观察点,认为对内包括欧洲应急能力得到强化;社会动员和社会服务体系相当完备;经济抗打击能力比较强。其可持续能力和韧性也是重要观察点。对外包括一是外交,外交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闭关和签证等影响了部分的民意。二是对外贸影响不大。三是外援关键环节在于如何解读;中欧会否携手支持多边组织,加强援助第三方。四是外资,投资协定的问题。欧洲人要的对等,是改变过去将中国视为缺少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家,要中国平等地与之竞争。看来,我们要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改革升级。五是外宣,在中欧关系这个领域,很难解的题,需要精英们共同去努力。同时需要去面对所谓认知的问题,不要让分歧任意发展,影响中欧整体的关系。

苏宏达教授最后对本次会议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同时表达了将海峡两岸欧洲研究的学术论坛继续发展下去的意愿。(牟薇供稿)